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51:11 热度:570
艺术圈好像永远不缺乏热点,即使当下是国际画廊和拍卖市场的淡季也不例外。不约而同,艺术评论、专业媒体、文博机构、画廊经纪等都兴起了年轻艺术家的话题,或者进一步大做文章。
实际上,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艺术消费时代正在到来,价格更为亲民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似乎也顺理成章。根据相关人士统计,去年火热开场的“青年艺术100”大型活动中参展作品价格大部分在四万元以下,占到55.0%的份额,尤其是价格区间在一万元至两万元的作品占比16%,是各个价格区间中的最大份额。2012年度“青年艺术100”参展作品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作品比例达到63.5%。而在售出作品中这一比例更高,五万元以下的作品占到全部售出作品数量的76.8%,是这一青年艺术项目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价格区间。其中,一万元至两万元的作品、三万元至四万元的作品在售出作品中的比例均超过两成。
拍卖市场上的成交记录显然更加闪耀,青年艺术家不断攀升的成交价格纪录吸引了更多的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出生于1975年以后的艺术家们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春拍中可以说是成绩斐然。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中表现抢眼的贾蔼力。这位1979年出生的艺术家,2007年创作的《苍白的不只是你(三联作)》以662万元港币成交,着实让人惊喜。贾蔼力作品自2011年春拍出现在拍卖市场中以来只有三张作品上拍,但成交总额却高达791万元,不得不让人感叹年轻艺术家市场的发展速度。而80后艺术家的表现同样出色,2012年春季拍卖中成交价最高的无疑是1981年出生的艺术家李青2010年创作的作品《大家来找茬o手机》,成交价为32.2万元。自2006年有作品上拍以来,李青成交价超过十万元的作品也有20件,大部分是艺术家从2005年开始创作的“大家来找茬”系列。
而不得不提的是,当前的年轻艺术家市场似乎正面临着一场市场趣味的转换。原本萌范十足的可爱系明星陈可、高瑀、韦嘉等年轻艺术家市场发展趋于平缓,尤其是前几年火热的“卡通一代”在2012年高价成交作品明显较少。
1981年生于贵州,2003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高瑀,是80后艺术家的市场明星。高瑀是80后卡通一代的典型艺术家,他作品中熊猫的形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藏家所喜爱。高瑀作品自2005年进入市场至今共计上拍作品96件,成交总额达到2565万元,成交比率也达到90.63%。2005年5月在北京荣宝上拍的高瑀 2004年创作的140×120cm的中幅布上丙烯作品《梦见佳佳的绿色头发》,估价2-3万元,最终成交价也达到6.38万元。截止到目前,这个80后艺术家作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人民币的成交记录有3笔,其中最高价作品是高瑀2007年创作的《打虎》以112万元的高价在北京翰海2008春季拍卖中成交。然而这个春拍,高瑀作品有5件作品出现在拍场,且分别是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上海泓盛的春季大拍,占到了“地利”的优势,“人和”却明显不足,均以流拍告终。
作为75后的有代表性的女性画家,陈可这两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表现得极具“潜力”。对比09年以来的每个拍卖季结果,不难发现陈可的作品市场发展也比较迅速,尤其是2009年至2011年,价格几乎每半年有10-20万的价格增幅。例如2009年上半年时,陈可的作品价格大约在16-30万之间,到下半年时她的作品价格就在25万到60万之间了。到2010年,她的作品价格再度上升,价格已经到了35万到65万之间,她2007年的作品《海盗》在北京翰海拍卖以101.92万元成交,2006年的作品《蜗牛的家》在香港佳士得以135.88万元成交,至今仍是艺术家个人作品成交价榜首。
相比卡通一代,75后青年艺术家市场行情的新一波亮点,似乎更注重理性和自我观念的表达,没有卡通一代雅俗共赏的可爱或者张扬,却有着更为迅猛的市场表现。以贾蔼力为例,贾蔼力作品自2011年春拍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估价60-80万元的2007-2008年作《风暴前的留念》就以195.5万元高价成交,出现大比例溢价。今年春拍中上拍的两件作品,除了《苍白的不只是你(三联作)》以662万元港币成交外,其2008年创作的《疯景》尽管尺幅较小(80×100cm),也以57.5万元成交。市场行情升涨可以说来势凶猛。
另一位表现抢眼的年轻艺术家王光乐,近几年其作品的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尤其是2011年以来,艺术家作品拍卖市场价格有了明显提升,在其作品拍卖前十位中有5席为2011年拍卖记录,有3席为2012年春拍的最新记录。王光乐2004年作《水磨石2004.1.1-2004.2.5》为180×180.2cm的作品,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上拍,估价35-65万港币,最终以104万港币高价成交,为目前艺术家作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从出现这些作品拍卖记录的拍卖行来看,包括香港苏富比、北京翰海、北京匡时等,主要为香港和北京的大拍卖公司。作品市场分布相对均衡,这也有利于艺术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年轻艺术家市场相比已经成名的明星艺术家市场,作品价格更占有优势,且在市场和收藏趣味上有众多的可选择性,日益成为艺术消费时代的主流也顺理成章。
来源:AMRC艺术市场周报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