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41:32 热度:848
Samson Young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人。多媒体艺术家这样的职业在这个充满了银行家、企业家、律师以及普通的办公室职员的城市里并不常见。但是,三年前决定从纽约搬回香港的他表示香港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们只关心赚钱的地方了。“这里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可以用艺术来谋生了,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思维转变,”他说。
作为一座长期以来以贸易和金融著称的城市,香港正在探索它作为亚洲艺术之都的新角色。2007年,香港成为了仅次于纽约与伦敦的世界第三大艺术拍卖市场,2008年又举办了一次成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此外,香港还吸引着许多大牌画廊,包括伦敦白立方画廊、高古轩画廊等等。“这里的人们都非常乐观,”Samson Young说。“在发达世界中,香港是少数以实质性的方式来增长艺术基金的数量的城市之一。”
“诱人的能量”
代理了诸如达明安·赫斯特等顶尖当代艺术家的伦敦白立方画廊于星期五正式开启了它在香港的分画廊。该画廊亚洲地区总监Graham Steele表示在香港开分部是受了多种因素决定的,这其中包括了在这座艺术品进出口免税的城市中做生意的轻松舒适。“这座城市的能量对于经销商和艺术家来说是诱人的,”他说。“这是一个正处于旺盛期的地方,前景非常得好。”白立方画廊在香港的开幕展带来了英国当代艺术家吉尔伯特&乔治(Gilbert & George)的作品。在过去的两年中,诸如拉里·高古轩(Larry Gargosian)、本·布朗(Ben Brown)以及Edouard Malingue等顶尖的画廊主也纷纷在香港开办了分画廊。
“不过,香港并不是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艺术目的地的”,ART HK总监Magnus Renfrew说。2007年,为了准备第一届艺博会的举办,Magnus Renfrew在6个月里坐过40多班飞机去说服国际性的画廊参展。“当时,人们普遍对在一个非传统的地方举办国际性的艺博会持怀疑态度。当时的香港很难令人信服。”第一届ART HK吸引了100多间画廊参展,参战人数达到了1.9万名,这个数字自那以后增长了至少两倍,这证明了当地居民对了解当代艺术的渴望,这也刺激了许多一流的画廊开启它们的东方之旅。在ART HK去年被艺术巴塞尔收购之后,它在艺术圈子里的地位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大型博物馆
现在,香港艺术圈里缺少的是在纽约或伦敦常见的大型博物馆以及非商业的艺术空间。不过,一个正在可以远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地块上发展起来的项目将改变这种状况——那里正在建造当代艺术博物馆M+,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M+计划将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展厅面积计划会达到2万平方米,这几乎是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两倍。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创会理事Lars Nittve从2011年起就开始接手这个项目。他有2亿美元的预算基金,这是政府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建设投入的资金的一部分。
面临众多挑战
如果香港想要稳固自己亚洲艺术之都的地位,那么它将面对国内外许多强势的对手:新加坡在2011年创办了自己的艺博会,大量新的艺术场馆及画廊正在陆续开启,并且大部分都有新加坡政府在背后做支持。北京与上海的艺术圈在目前可以说是更具活力,诸如艾未未等高调的中国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香港的艺术圈相对较小而且成本较高,这意味着那里的艺术家之间竞争更大,并且往往还要做着建筑师或设计师等工作。
尽管正在发生将香港看作是一个产生和展出艺术的地方这种观念的改变,但它的整个艺术圈仍然受商业驱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新出现的百万与亿万富豪。他们对本国的艺术品及古董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对概念化的西方当代艺术的需求仍然较少;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减缓了,那么后者也必将受到牵连。不过,香港的艺术家、经销商以及策展人也并没有受这些潜在的困境阻挠。虽然香港在全球艺术圈里仍然处于幼年期,但是接触世界级艺术品的机会却在迅速增长,人们相信它在全球艺术地图上的位置应该还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来源:艺术眼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