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你有这些烦恼吗?
湿气自测如果你总是不想吃东西,感觉嗓子里有痰,尤其是吃肉、糖之后,吃一点就恶心,或者腹胀不舒服。
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如果你总是感觉没力气,犯困没精神,什么事情也不想做,总感觉四肢发沉,抬起来都费劲。
面色淡黄而暗,头发、脸上总是油腻腻的。眼泡有些浮肿,身体容易水肿。
如果你看起来胖嘟嘟的,特别是腹部和大腿上,也就是游泳圈和大象腿。睡觉的时候,有鼾声。
如果你怕冷,肚子小腹的皮肤摸起来总是凉凉的、软软的。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
还有一些湿气,不可言说,更加寻衅滋事,往下走,且变得格外尴尬。
你的身体已经被湿气占领了!
送你三个祛湿妙招,湿热、寒湿都适合:
1、最体现人生的方法:吃
其实我最喜欢给的建议就是吃 ,因为吃真的很重要再天赋异禀的人也不能不吃饭,去医院可以发现医生不是在问之前吃的有什么异常,就是告诉你之后什么不能吃。有很多问题是吃出来的,也有很多问题能吃好。
饮食推荐
【白扁豆】白扁豆又叫脾之谷。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能消暑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专门调理脾胃)。
——《本草备要》
白扁豆炒后专除脾湿,还不伤脾胃阳气。煲汤最好也是用炒过的扁豆。
常用的煲汤搭配:
白扁豆+淮山+瘦肉;
白扁豆+薏米+排骨。
【芡实】
《神农本草》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一。上品是指无毒的,具有补养作用,可以久服,使人延年益寿,可以久吃的药,现在属于药食同源,也是食物。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并有着“水中人参”的美名,在南方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因为它的果实很像鸡头,所以又称“鸡头米”。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不仅是女人的“不老米”,也是男人的“长寿米”。芡实入脾、肾经,既能益肾固精,又能健脾祛湿,而且补的力度温和不容易上火,能预防阴液受伤导致的干燥而且不会滋腻生湿气。
提到祛湿,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而芡实的祛湿功效比赤小豆、薏米更强,而且薏米属微寒性,长时间吃胃受不了。芡实与山药:均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补益效果相似,但芡实之固涩肾精,更有甚于山药。
而且湿气重堵住中焦的人不能用山药,从某种程度上看山药是不祛湿的,山药的强项在于补脾肺之气,益肺肾之阴。如果是阴虚体质的,但又湿气偏重,就可以芡实+山药。尤其老人,孩子,孕妇,用一点芡实与山药炒熟后,弄成粉末,每天和粥调服,可以祛湿补脾,同时补脾肺肾之阴。身体湿气重、气虚的问题多,调理可以常喝这碗祛湿养元粥:
材料:红枣、山药、燕麦、芡实、花生仁、莲子各5-10克做法: 以上所有食材洗干净,用清水略浸泡后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还能养心安神,心安能减少思虑,而思虑过多是脾虚的重要诱因。
山药:补气健脾,还能补益肺肾。肺能调理水的通道,肾主全身之水,脾主运水,湿气重虽然根本在脾运水能力下降,但调理肺脾肾能更快的把湿化掉。
小米:黄土高原上的小米,最得土气,而脾属土,在五谷中小米最养脾胃。
燕麦米:比燕麦片的效果更好,可以很好的补脾益气,也是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一种谷物。
红枣+葡萄干+花生:养脾胃、补气血,调和味道。 有人可能会问,红枣生湿,这里还要放红枣吗?红枣健脾,又能调和诸味,这里用烘焙过的红枣,更多的是补益脾胃的效果。放在这里,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存在。
针对于体内湿气重、脾胃弱、气血虚的人:
每天犯困没精神、四肢发沉嘴里感觉口淡乏味或口中粘腻,想吃甜、吃辣食欲不好,不想吃饭,吃什么都不香,吃完还容易胃胀稍微不注意还会拉肚子,总觉得很累没有力气整个人也是丧到极点,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
2、祛湿在于运动
湿气的本质是气血不能到应该去的地方,停留在身体各部,祛湿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让全身气血动起来。
不喜欢运动和时间不充裕的可以着重做这两个动作:
抓带脉:带脉的位置是绕着腰脐一周,就好像一根裤腰带一样。
这个动作很简单:抓带脉站直,双手抓到腰两侧的肉肉,一抓一松,抓100下。一开始觉得酸痛,没法坚持,就从30下开始,逐渐增加,一直到每天可以抓100下(孕妇禁用)。
或者敲带脉:
平躺在床上,用双手轻锤腰部两侧,敲100次左右。平常还可以艾灸带脉穴,配合着中脘、水分、足三里,既可以调经,还可以减肥、调便秘。
拍打腹股沟:身体又暖又干净
《黄帝内经灵枢》:「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意思是说,脾胃有病,便会有邪气滞留于两髀。两髀,指的便是腹股沟,即大腿内侧与小腹交界处的两道沟儿。
腹股沟是脾经的循行位置。因此,拍打腹股沟(最好带上大腿内侧),可以打通脾经,从而健脾。
而且它在身体的中间,拍打可以联通上下,上热下寒的人也特别适合。能祛湿排毒,暖身活血。
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