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27:05 热度:734
破天荒的,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拍卖战绩和男性艺术家的战平了。2014年,关于男女艺术家作品价格悬殊的问题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在拍卖场上,为什么男艺术家作品的光芒总是盖过女艺术家的?这种差距又达到何种程度?诱发这场讨论的是美国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e)的一幅创下新纪录的作品《曼陀罗/白花1号》(Jimson Weed/White Flower No. 1),这幅作品原本藏于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2014年11月,该幅作品在苏富比卖出了4440万美元的高价,成为拍卖场上有史以来卖出的最贵女性画作,已然甩了第二高的拍卖纪录一大截。位居第二的是2014年5月卖出的琼·米歇尔(Joan Mitchell)作品《无题》,成交价1190万美元。
当被问及为何欧姬芙的作品能创下如此新高(其估价在1000万-1500万美元间)时,苏富比美国艺术总监伊丽莎白·戈登伯格(Elizabeth Goldberg)表示:“该到这幅画出名的时候了。”这幅画有着显赫的出处,在荣登宝座以前也经历了很多藏家之手。另两个著名的战前美国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和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都是欧姬芙的同代人,他们的作品双双在2013年打破了自己个人的拍卖纪录,洛克威尔的作品《祷告》(1951)成交价4600万美元,而霍普的《东风席卷维霍肯》(1934)卖了4050万美元。但正如戈登伯格指出的那样,此次欧姬芙的拍卖纪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与男性同行们的作品价格旗鼓相当了,不再矮人一截。
在列举的百件最贵拍卖艺术品中,没有一件是女性艺术家之作。而在2008到2012年间百件最热卖的艺术品中也没有一件是属于女性艺术家的。
在上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家团体“游击队女孩”(The Guerilla Girls)头一回将性别上的不平等问题推向了艺术界的舆论中心。她们的主要方法是以调查公共艺术机构为主,看看男性地位是如何高于女性的,调查数据则和市场上女性艺术家作品被低估联系在一起。今天的问题和当时是一样的。是什么阻碍了女性艺术家拥有和男性相同的价值?
菲利普斯拍卖行专家本杰明·戈德希尔(Benjamin Godsill)认为,市场在定价方面未必高效——因为从历史上来讲,一般的收藏家都是男性。当然,对宏观层面财富与权力分配的反思并不能全面解释这种失衡。戈德希尔表示,市场会从策展人的喜好中来寻找线索,这也是为什么“游击队女孩”的调查和拍卖结果相关。“这就是价值所在之处。” 戈德希尔如是说,“在博物馆里,女性艺术家远没有得到她们应有的地位。”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少一个女艺术家,就意味着在拍场宝座上少一个女性艺术家。藏家们寻求的是重要性、是卓越显赫、是与艺术史的对话(这种叙事未必是由艺术家或者消费者所决定),拍卖行也是根据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非艺术价值来进行市场营销的。然而,戈德希尔正“满怀信心地看涨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正在寻找价值,寻找那些被低估、被忽略的东西”,他这样解释道。
布鲁克林博物馆伊丽莎白·赛克勒女性艺术中心创始人伊丽莎白·赛克勒(Elizabeth A. Sackler)女士对艺术界性别歧视的问题已追踪多年。她相信,艺术市场只是女性艺术家们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之一。
“艺术销售数据只是一个症状,为赢得更多金钱而战是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所面临的病根是在根本上对女性的不尊重,以及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态度,即认为女性的思想、论点和创造性的成果无足轻重。且看2014年11月12日举行的佳士得战后当代艺术拍卖专场,82件拍品中79件是男性的,只有3件是女性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声音称辩,这种不平衡很好解释,那就是女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并不出色。在去年12月初的《纽约时报》上,小说家希莉·哈斯特维特(Siri Hustvedt)引用批评家布莱恩·塞维尔(Brian Sewell)2008年的话说:“艺术市场并没有性别歧视……从来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一流的女性艺术家。只有男性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审美作品。”画家乔治·巴塞利兹(George Baselitz)曾在2013年表示:“女性画得并不是很好。这是个事实……市场总是对的。”关于这个话题,有着成堆的让人吃惊的资料,哈斯特维特就特意挑了一些讽刺的言论作为引述,这些话对密切关心艺术媒体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2014年4月,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谣言,说在2015年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只会展出女性的作品,还引述博物馆馆长格林·洛瑞(Glenn Lowry)的话讲,即便这样的姿态也不足以弥补多年来对女性艺术家的忽视。可惜啊,这只是一个名为Art Slant的美术门户网站的愚人节恶作剧而已。”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