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8:11:07 热度:641
提要:前些年那些卖高价画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了,依靠画商包装炒作出名的方法可能也不灵了。不管你出身如何高贵,师承如何有名,也不管你有多少职称头衔,如果画家想在市场上立住脚,恐怕都得选择脚踏实地,从头做起,因为市场不相信虚名。
拔高炒作害惨了“高价画家”
最近,我分析了2000年以来,在国内市场曾经卖得十分好的一部分中青年画家作品的价格走势(不包括当代),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作品价格已经跌回十年前的水平。其中有几位六〇后,七〇后的艺术家,三、四年前他们的作品都曾创下过百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的拍价,而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他们的作品几万元一幅却无人问津。有人说这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看这只是表象,与其说是价格缩水,不如说是价格回归——向真实的市场价格回归,因为这些画本来就不值这么多钱!
这些年来,在中国当代艺术狂潮的推动下,中国的画商们已经成功地向中国的老百姓灌输了一个理念:买艺术品就是投资理财!今天的投入是为了明天的超额回报。同样,他们也向画家们灌输了这样的理念:你画的不是画,而是人民币!这从这些年全国美院招生万人参考的盛况中可以看出。你以为这些孩子都是为了献身艺术吗?非也!非也!他们大多数人只是想学画人民币!正是在那些一画爆富的偶像效应下,他们的爹妈以为为孩子找到了一条挣大钱的路子——学绘画。但这些孩子们很快就会明白:卖画发财对于大多数画家而言,实际只是一个梦。但是,真正处于尴尬境地的却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曾经卖过高价,现在又没法卖高价的艺术家们。因为害惨他们的,正是他们与他们的经营者们联手制定的拔高炒作,绕过市场做虚名的经营手法。对这种把戏,媒体虽有很多的揭露,但世人尚缺足够的认识。因为对画商而言,做僵了的画家最多只是块用破了的抹布。反正中国既不缺排着队希望被做出名的“艺术家”,也不缺排着队等着被忽悠的“投资者”。
市场外的名气是虚名
庄子他老人家说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对于身处市场中的艺术家而言,这个要积厚的风并非单指功力才气,更重要的是名气。但是在中国,人们习惯认为的名气其实只是虚名。中国人认为的名气大至是以下三方面:第一,师承出身,职务职称;第二,参展得奖;第三,拍卖市场价格排名。雅昌网甚至将但凡在拍卖市场露过脸的艺术家的作品按平方尺拍价排出了名次,供买家们参考。许多投资者在买画前已经习惯于到网上查查拍价排名。这三方面的名气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它们却都是市场外的名气。
出身名校,有职称,最多只能证明你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学会了画画;参展得奖,最多只能证明你的作品适合评奖者的口味;至于拍卖市场,谁都清楚个中猫腻。这些都不能证明你的作品在市场上是卖得掉的,能换钱的!所以说它们都是虚名。但这却是画商和炒家们最喜欢用来忽悠人的,你说它是虚的,它却都有真凭实据;你说它是实的,它在市场上却几乎无用。所以我说它是虚名,或者是市场外的名气。在这方面,洋人比我们要客观。权威机构除了公布艺术家的作品售价总额排名外(如著名的TOP10),更注重艺术家作品的市场影响力。如意大利文化部每年都会以《年鉴》的方式,公布上一年度市场影响力排名前一百名的艺术家名录。如果说售价反映了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值,那销量则反映了艺术家的市场受欢迎程度。
一般而言,选择一个在市场上(不是拍卖行)颇受欢迎的艺术家的作品,应该不至于犯下大的错误。所以权威机构并不对还在世的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做判断,只是尽可能地将市场真实的销售情况告诉投资者,由你自己去做选择。因为他们很清楚,百年后的事现在是无法预估的。但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销售得越好,其社会保有量就越大,艺术家的市场知名度也越高,越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相反,一个仅靠参展获奖,拍卖扬名的艺术家,是很难在时间的考验中留下印记的。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些作品价格被打回十年前水平的艺术家们,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名气,他们的高价,大多是在参展中,在拍卖中创出的(这是中国特色)。但十年来他们在市场上卖出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很多人甚至不到100幅。因此,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他们在市场上其实并无名气。
如何才能建立真名气
那么,一个艺术家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名气呢?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看,画家没人捧场几乎是很难出名的。所以,为画家做名气也是画商很自然的选择,但是这种名气只能在市场中做,如果在市场外面去做,又拿回市场内来吆喝,那就叫炒作了。既害了画家,也误导了消费者和投资者。
随着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牌,我们的艺术家们可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前些年那些卖高价画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了。依靠画商包装炒作出名的方法可能也不灵了。不管你出身如何高贵,师承如何有名,也不管你有多少职称头衔,如果你想在市场上立住脚,或者说你想在市场上卖画挣钱,你恐怕都得选择脚踏实地,从头做起,因为市场不相信虚名。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以欣赏艺术消费而不是以投资艺术为主的新兴阶层正在崛起。他们是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是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一代,他们见得多了。对生活,对艺术,对投资,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他们对掏几万、十几万元去投资自己并不精通的艺术品并不感兴趣。相比几年前那些出手很大,唯“名”是取,唯风是跟的上一代艺术品投资者,他们几乎是冷血动物。但他们却会毫不犹豫地花几千元,几万元,甚至更多的钱买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为的只是“挂在墙上好看”。他们是欣赏艺术消费艺术的一代,因为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只是凭自己的眼光和爱好去选择艺术品。对上一代投资者而言,艺术品在他们大多数人的眼中和股票没有什么差别,他们绝不会为了“挂在墙上好看”而去买画。而在这一代人眼中,艺术品真的只是艺术品。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品欣赏者、收藏者和投资者!因为他们不务虚名!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群体,我们的艺术家们是否把自己脑子换过来了呢?是否做好准备呢?
借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句名言:“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争取十年内卖出一千幅画吧——如果你想有点真名气!
当然,价钱不能太贵!心里要永远记得你的粉丝们!
来源:第一理财网
关键字: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