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精品多只进不出 大藏家上场才能推向高潮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7:45:56 热度:502

 


  资深文物专家赵榆介绍,今年嘉德春拍上,4件精品古代书画先后流标。一件是估价600万元到800万元的沈周立轴《古木花冠》,虽然曾著录于《石渠宝集》,但沈周是画山水出名的,《古木花冠》画的是公鸡,这一藏品几年前在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就曾卖出一个高价位了,藏家马上又抛出来想赚大钱,底价定的过高,结果就流标了。另一件估价480万元至580万元佚名的《道光皇帝绮春园射柳图》,前几年在中贸圣佳100多万元拍出,这次定价涨了几倍,藏家认为是《石渠宝集》著录过的,卖出马上能发财,同样遭遇流标。


  精品大都“只进不出”


  赵榆认为,行内只有占20%到30%的人是快买快卖,他们看哪个公司拍的好,有钱赚,就及时拿出拍品来,倒出钱来又买东西,挣一个地区差价。但内地真正在收藏的人还没到要卖东西的时期,他们收藏能力和经济实力都非常强,持有精品的时间非常长,即使偶尔拿出一两件上拍也是为了调节收藏结构,提高收藏质量。从近现代书画精品近年来成交情况看,这样的藏家越多,市场的高尖作品就越少。如2003年拍出1980万元的傅抱石作品《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现在市场价肯定能达到5000万元以上,但藏家不肯拿出来了;曾创造齐白石书画最高成交价的《山水册八开》在同年以1661万元成交,也从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大藏家“出货”才有热点


  “下半年秋拍结果不会超过春拍,当代艺术还得下滑,总的说来,2008年不会超过去年整体业绩,‘不温不火’的状态恐怕还要保持两三年。”赵榆分析,除非有高精尖藏品大规模面世,能带给市场大幅上扬的刺激。通常国际惯例是某个大收藏家去世,他的藏品才有可能大规模流向市场,引爆文物艺术品拍卖出现高潮。如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苏富比推出大收藏家仇炎之的珍贵瓷器和高古青铜器,引起轰动,带动了市场,创造了多个纪录。再如重点收藏瓷器的香港著名藏家张宗宪,他已经80多岁了,近几年就在陆续拿出瓷器上拍,已经拍到第四五批了,甚至拍出了1.5亿元的高价珐琅彩碗。而内地收藏家从年龄、经济和收藏实力上,目前都没有达到要把东西流向社会的趋势。
 
 
来源: 百度新闻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