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专访戴晓:如何布一个美学的局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2:20:02 热度:827

“画画的瘾很大,觉得睡觉都是多余的,画的根本不想睡觉。”

此刻的戴晓虽然戴着公司的工牌,也正进行着商务洽谈。但此话一出,无不透露出他作为国画家初心依旧的创作激情。

戴晓出生在绘画世家,父亲戴卫是国内知名艺术家,花鸟、山水、人物上都有超凡成就。因为家庭的传承与渊源,戴晓从小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喜欢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信手涂鸦。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爱好,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几年后远赴日本千叶大学专攻区域文化设计博士,学成回国后专心于园林景观设计,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完成独立性设计。

深入设计行业二十多年,戴晓已然成为业界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可但凡有闲暇时光,他便乐此不疲在案前。拾起画笔,便拾起了梦。

戴晓: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设计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区域振兴计划国际设计大展。

戴晓 绶带鸟 69x35cm

当爱好变成工作时

因为工作的原因,戴晓经常性奔波于各大景区,对此,他也毫不避讳地笑谈:“采风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采风。”

在景区设计期间,他的一天通常是由不同时段的唱歌,小酌,谈天,作画组成。“看似不务正业,但其实都是在工作。” 山水田园间的生活点滴,无论是空间设计,还是画面布局,都是他灵感和经验的来源。视野开阔了,艺术性便贯通了,商业层面更是如鱼得水。

有很多人认为:当爱好变成了工作,当我们对此有了期待、有了要求、有了追求、有了目的、有了比较,那这份爱好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可爱,那么纯粹了。如何把握这两者的平衡之道,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面对这个问题,戴晓饮了口茶,颇为感慨地说:“我觉得人也需要切换一下思维。长期做太商业的事情会感觉很累,长期太专注画画,每天关在屋里面又感觉很闷。所以我是两种模式相结合,星期一到星期五,绝对高效进行商业运转。星期六到星期天,便安安静静地进行创作。”

同样的理念也体现在“传承天下”的天台。午饭后,戴晓邀请我们参观了天台活动区域。在高楼林立的映衬下,羽毛球绿茵场上员工的欢声笑语显得格外生动明朗。适时地让不停运转的大脑小憩一下,创意和灵感或许比平时来的更快。

 

正是创作的初心,结合高效的效率以及适当的工作节奏,才不会让梦想被工作绑架。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每个人都似乎配合着社会超负荷地运转。但是,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万事从人,百年皆客。或许,像戴晓一样,聆听自我,感悟所爱,更是职业道路优化的一种选择。

 

设计和作画也没什么不同

戴晓认为,美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做设计也好,做国画也好,他们基本的元素是一样的。
我国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曾引述并发展前人的名言字画“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句话来强调疏密、虚实之对比,并以此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疏”,是空的地方可以跑开奔马;“密”,指密集的地方,连风都透不过去。

戴晓 南山下 69x23cm

绘画和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如“传承天下”的前台设计,墙壁以黑色调为主,设计师通过灯光效果以及墙面装饰,在提升空间明亮度和生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平易近人的温馨感。转而步入前厅,挑高的设计一下子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扩大了整体的空间感,也让层次感更加丰富。

而位于顶楼的建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外部特殊的结构与造型取材自大自然的弯曲形状,内部中庭宛如一座朝天敞开的矿场。白色巨型石浪掀起并延伸出整组有机造型浑然天成,似乎是成都的“小米拉之家”。

那么从国画的角度来说,二维的空间怎样去分割呢?它的疏密度关系和道理其实和做设计是一样的。
达芬奇,他拥有很多的身份,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植物学家等等。苏东坡,他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水利工程师。但他们都没有执着于自己的某一个身份。 

“所以说,不要自己给自己贴标签,自己给自己画一个圈,比如认为我只能做植物设计或者建筑单体。我们需要把思维打开一点,取道于伟大的东西方的大家,绘画的道,书法的道。书法里,一个字,两个字的布局,都是艺术。你要把画做好,就必须要把书法练好。这是一个循环体。而你画一幅画,其实就是在布整个美学的局。”

设计元素没有贵贱之分 

问及“私享仓库”的设计思维,戴晓谦虚的说这是“团队的作品”。但依旧补充道:“设计元素是没有贵贱之分的。 我们没理由说这个材料高档,那个材料不高档。其实,设计师按照设计的角度,把某种材料的美发挥出来,就是这个项目的亮点。”

 

同时他也向我们介绍,几年来日本“粗品”的概念正逐步被接受。和近年流行的“干净利落”设计风格不同,“粗品”设计是更本质和朴素的东西。它的理念在于:和人的接触是最原生态的。

难道桌子有了伤痕就不美了吗?曾经我们对使用痕迹的介怀可能正在被这一新的理念推翻。桌子有了伤痕,就代表了他的历史行迹,就更能凸显出他的沧桑感,表达出“生活随意,很少拘谨”的生活信号。“这个伤痕,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就会变的更美,更有感情。”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把控的梦境

“每天一早我睁开眼睛的第一反应,就已经开始进入梦境。而每晚当我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梦境便结束了。”这是戴晓的人生哲学。

他并不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游戏”打的比较投入一点。因为如果不去投入,就没有办法有所突破,到达开悟境界。所以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也不去设置目的,不会让自己被结果拖累。

戴晓的心态很淡泊:作画的结果是不是成为一个艺术家,这些他不考虑。设计的作品是不是网红,能不能获奖,他也不考虑。

 “宇宙大爆炸给了我一个启示,我们在这个过程里就是一瞬间,地球和沙粒其实一模一样。所以没有什么结果不结果的。我只关注当下,不关注结果。现在只取悦于自己,工作很高兴,画画很高兴,交朋友很高兴。这就够了。”

所以,戴晓对宗教的认知,对梦境的把控可以完整地体现出他的人生态度。梦境是有因缘和合而成的,有些可把控,有些是因果。“我只能在我知道的范畴内去努力,把每一个当下过的更精彩。”

佛学中,梦境都是由心变现的。我们所处的世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戴晓对艺术的理解,或者说对人生的理解,似乎已经超脱了佛性。禅宗所纠结的“我是谁”,佛教论道的“空性”,都不再成为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让人无法摆脱。在艺术之路上,他的不计得失造就了行云流水,淡泊名利成就了世事洞明。

采访结束时,戴晓向我们展示了数幅近期的花鸟作品。他的作品繁而不满,简而不空。其中更有寄情花鸟寓意“开工”的作品,这也正是戴晓对时下疫情结束的祝祷,对和乐生活期盼的独特艺术语言。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