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千年蜀宫 伎乐重生 | 国乐观念剧《伎乐·24》带你梦回盛唐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1:52:52 热度:609

▲复原的盛世唐朝景象

印象中的大唐盛世多元而包容,汇集了各方文化和精华。在那时,任何元素只要发出“声响”即刻便会收到“回音”,不停地碰撞让繁复的种类系统化,将世间的美好放大化。而其中格外夺目的是盛世音乐,歌舞升平,唐音铿锵。成都自秦、汉以来,乐舞之风就十分盛行,至唐代时音乐舞蹈发展到了高峰。《齐东野语》卷一三所称:“蜀优尤能涉猎古今,援引经史”。《唐戏弄》一书将唐五代成都地区的乐舞评价为“蜀戏冠天下”,并指出“天下所无蜀中有,天下所有蜀中精”。此话不仅道尽了古老东方的浪漫传说,也见证了成都乐舞历经千年的试炼。

●岁月不掩风华 梦醒踏歌而来

郭沫若先生曾对成都永陵的发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王建墓的发掘,的确是件值得注意的事,这件事如是在和平时代,如是在欧美,想必早已轰动全世界了。

 ▲ 苏立文1946年返回英国后在《伦敦新闻画报》对永陵发掘进行报道,并评论说“王建墓的发掘对于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第一座科学发掘的帝陵,也是唐代皇家装饰艺术的遗风之作。

” 虽然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墓冢有被盗墓者破坏的迹象,但珍贵的“无价之宝”却幸存了下来,其中便包括了“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二十四伎乐”石刻(左)及“十二抬棺力士”石雕(右)

雕刻于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东西两面各10人,南面4人,均为女性。其中舞者2人,演奏各种乐器22人。共有20种23件乐器。乐器分为三大类:弦乐有琵琶、竖箜篌、筝3种;管乐有觱篥、笛、篪、笙、箫、贝6种;打击乐有拍板、正鼓、和鼓、齐鼓等10种;另有吹叶1种。在我国同时代的各类文物中,其乐舞场面之大和乐器种类之多皆可称最,且极为写实,颇具神韵。乐器编制属龟兹乐系统。石刻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晚唐五代宫廷宴享乐的乐舞场面,在雕刻技法上表现出很深的造诣,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有极高的价值,它见证着成都成为“古代东方音乐之都”的辉煌时刻,同时也是“天府文化”的代言。

▲2018国乐观念剧《伎乐·24》剧照

岁月不掩风华,梦醒踏歌而来。▲“二十四伎乐”全阵容

2018年,我们“让文物活起来”,成都的音乐家、文博专家、考古学家、乐器专家、演艺人汇集一堂,通过深挖文物历史文化,提炼文博精髓,以成都永陵浮雕石刻“二十四伎乐”为蓝本,还原了文物形态、古乐器和服饰,让石刻走出博物馆,以艺术剧目的形式表达,奏响经典华章;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600个日夜让千年蜀宫的伎乐重生,让唐代大曲觉醒、让胡旋舞跳转、还有浩瀚历史长河中那荡气回肠的故事,还有鲜活的人物重现。

 我们在寻觅,回首已现千年。

2020年1月19日,19:30,全国公演版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将于在四川大剧院开启成都首站。关于剧目的点点滴滴,将一一向大家呈现。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漫漫长河,冲刷了时光的沉淀,泛光的金色砂砾等待知音拾掇。人有传说,曲有余音。盛世《霓裳》,今日奏演。盛唐是一个赋有浪漫色彩的时代,这一时期唐玄宗励精图治、政局稳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被后人称为“开元盛世”。乐舞《霓裳羽衣》就创作、产生于盛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奇妙的际遇总能让人灵光乍现。▲《霓裳羽衣》涂志伟油画

据记载,唐玄宗“因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忽产生了游月宫听仙乐的幻觉,于是便制作此曲,在写到二分之一时,恰逢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献《婆罗门》,商调曲, 与其声调相符, 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 用敬述所进为其腔 , 而名《霓裳羽衣曲》” (参见唐·郑愚《津阳门诗》注) 。根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 “ 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 ,  玄宗遂善此调 。”通过以上记载说明 , 唐玄宗所作的《霓裳羽衣曲》是吸收了西域乐舞的音节特点, 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乐曲 。 “唐大曲必合舞,必有曲辞。乐最长有五十遍以上者,辞最长有十二遍者。舞之遍数约相当于辞。……曲辞,从三言至七言皆有,以作五、七言者为多,作长短句者亦有之。”完整的《霓裳羽衣》,由歌、乐、舞三种表现形式构成,但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曲中“散序”、“中序”、“曲破”三个部分运用不同的方式灵活组合的综合艺术。《霓裳羽衣》是梨园法部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也是唐代宫廷乐舞的代表作。

涉及乐舞中乐器最多的记载是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附有注释说明:“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提到的乐器有:罄、箫、筝、笛、箜篌、觱粟、笙。而且,此曲既可以多乐器合奏,又可以单一乐器独奏。

▲以上乐器依次为筝、笛、竖箜篌、筚篥、笙(仿唐乐器)

 “素娥十余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倾力”(《异人录》);“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逸史》)我们从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记载中窥见《霓裳羽衣舞》的一角:唐玄宗在游月宫时的所见所感不止是乐曲,还有舞蹈的场面。

《霓裳羽衣舞歌》中有对此舞的动态描写。文字间表达了舞蹈一轻一柔、一消一融、一飘一动的姿态,而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对应和对比,在挥舞之间给以观众温良、仁爱的印象,体现了“仙子”在“瑶台”飞舞的意境,又或是迎来由“一转”带来“顿挫”之美。要是说到“天人合一”这恐怕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诠释。

除了艺术上的造诣,《霓裳羽衣舞》的久负盛名,很大程度上与杨贵妃擅演此舞有关。“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翩”。后人在小说、诗歌、戏曲中刻画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时,多提及杨贵妃从月宫中学得此舞,并改变后舞于“翠盘”之上。

▲玉环翩翩起舞 玄宗击鼓伴奏(曹辉《霓裳羽衣舞》,摩空精舍供图)

 在成都永陵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里,有一对舞伎刻于须弥座前靠中的位置。她们梳着高高的发髻,身穿飘然如仙的舞衣。

▲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石刻中的舞伎

 沈从文先生认为成都永陵博物馆的“二十四伎乐”石刻的乐舞伎和传世的《朝元仙仗图》,都可以说是目下研究《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的第一手资料。雕刻在棺床正南面的为两位舞伎,从她们的动作姿态来看应归于“软舞”。其他雕像均为乐伎,坐奏共有20种23件乐器,是完整的乐队编制。而石刻上伎乐们所演奏的具体内容,便是表达了《霓裳羽衣》入破的瞬间。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旋转可能是欢快的极致表达,伴随着急速的节奏,裙摆绽开出“一朵朵的花”来,随着飘动,跳的人和看的人在此刻都进入了理想中的那个梦境。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它与《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为唐代最流行的三大乐舞。

▲敦煌莫高窟中的胡旋舞 第220窟(初唐 王峰)

据杜佑《通典》卷146记载:“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胡旋的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和蹬踏动作,这就需要富有节奏感、音量大、音色亮的乐器伴奏。因此胡旋舞的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这是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笛鼓二,正鼓—,小鼓一,和鼓 一,铜钹二”。说明胡旋舞常以鼓、笛、钹等乐器伴奏。伴奏也以鼓(如手鼓、纳格拉、冬巴鼓等)为主,舞者动作急转起伏,欢快热烈。

胡旋女衣着为宽摆长裙,头戴饰品,长袖摆,旋舞起来时,身如飘雪,龟兹壁画中有大量的旋转舞女形象,那种两脚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全身彩带飘逸,裙摆旋为弧形,这正是旋转的瞬间姿态,以造成“回风乱舞当空霰”的效果。

▲胡音旋舞 2018国乐观念剧《伎乐·24》剧照

“柔软依身着飘带,徘徊绕指同环钏”“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都是强调“胡旋”急速旋转这一特征。在现存的龟兹壁画中有大量的旋转舞女形象,那种两脚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全身彩带飘逸,裙摆旋为弧形,这正是旋转的瞬间姿态。

胡旋舞进入中原后其表演形式又有所发展。胡旋舞本来是在地毯上歌舞,后来发展为在一个小圆球上歌舞,将杂技和舞蹈揉合在一起。唐人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说得更具体:“胡旋舞居一小圆球于以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球上,其妙如此。”有时甚至还同顶高竿钻火圈等杂技结合在一起:“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元稹《胡旋女》)。

▲急转如风舞胡旋

 胡旋舞的舞者多为女子,有独舞、双人舞,也有三、四人舞,后来也有男子善跳胡旋舞。据《旧唐书·安禄山传》云:“(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即便作为唐朝的“超级胖子”,安禄山跳起胡旋舞来也是急如旋风,可见在当时歌舞兴盛,人皆爱之。

 

 ●博物馆+剧目=最潮国风HIFI现场

 

2020年伊始,《霓裳羽衣》和《胡旋舞》将再次跳起,极致的舞姿艳容会把千年古蜀伎乐盛况重现于舞台。这也势必会让成都历久弥新的音乐文化、蜀地之美以观念剧的形式传入人们的目光所及处,心耳相惜。

2020年公演版国乐观念剧《伎乐·24》以成都永陵博物馆馆藏“二十四伎乐”浮雕时刻为蓝本,讲述了“千年古蜀 伎乐重生”的故事,通过与时间不断地擦肩而过,看遍世事变迁,以找寻那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乐音和情感。

公演版的《伎乐·24》不仅在音乐、舞美、妆造、舞蹈上有了大幅提升,更是加入了人物故事和人声演唱,将传统经典乐章与现代音乐相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打造现场HiFi级音乐经典。

唐宋之间战乱更替的五代十国时期,成都历经前蜀、后蜀的朝代更迭,却留下了摩诃池、花间集、芙蓉城等美丽动人的人文印记,文物遗存让千载之后的人们窥见成都的繁华富庶。

国乐观念剧《伎乐·24》作为成都音乐、音乐成都的极致表达:

仿佛我们从未相见,

乐舞是时间,时间是你,

你就是我,我是谁?

国乐观念剧《伎乐·24》,传统的未来。

愿所遇观者与吾共话往昔。

请持续关注,国乐观念剧《伎乐·24》全国公演正式启幕。

2020年伊始,《霓裳羽衣》和《胡旋舞》将再次跳起,极致的舞姿艳容会把千年古蜀伎乐盛况重现于舞台。这也势必会让成都历久弥新的音乐文化、蜀地之美以观念剧的形式传入人们的目光所及处,心耳相惜。

2020年公演版国乐观念剧《伎乐·24》以成都永陵博物馆馆藏“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为蓝本,讲述了“千年蜀宫 伎乐重生”的故事,通过与时间不断地擦肩而过,看遍世事变迁,以找寻那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乐音和情感。

请持续关注,2019年12月19日,国乐观念剧《伎乐·24》即将开售。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