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在《调琴啜茗图》里找找喝茶的正确姿势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1:27:23 热度:729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过了清明,我们的眼睛就像被水洗过的玻璃一样,满眼清朗明亮。对于喜欢茶的朋友来说,这是喜迎明前茶、雨前茶的好时节,最宜呼朋唤友、踏青品茗。今天借收藏于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的《调琴啜茗图》我们聊一聊古人喝茶的正确姿势。

  这幅画传于周舫所作。说起周舫,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另一幅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周舫画人物画尤其是仕女图人物姿态都很优游闲适,容貌丰腴,衣着华丽,用笔简劲,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称绝一时。

 

 

  现在我们按古人的展卷的习惯来看这幅画,首先展开画一定是先看到右边,这幅画最右边是一位侍女,她捧着茶正要端给身前的白衣女子,但这位白衣贵妇却没伸手去接,而是身体微微右倾像是正深切的期待着什么。

  她的右侧是一位红衣贵妇,这位红衣贵妇处在整幅构图的中心,她背对着我们而坐,手中捧着一个茶盏,和白衣女子一样,她的身体也微微的向一边倾斜,这样很自然的把我们的视线引入了她的左侧。 

 

 

  随着画面再展开,本幅画的主角,调琴的女子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这位绿衣红裙的女子坐在一块石头上正在调琴,可以想象不久她将有一段精彩的演奏。调琴女子正对着我们,是画中所有人视线的焦点。画家对她的描绘也非常细腻,尤其是她调琴的手,传神和准确。

 

 

  画面的最后,也就是最左侧,也站立了一个侍女,捧着托盘,但仔细看托盘上好像“空空如也”。但有如果什么也没有为什么她还要捧着呢?这样举着空托盘岂不是很累?如果我们大胆想象托盘中是有东西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先从这幅画的名字说起。这幅画叫《调琴啜茗图》,“调琴”好理解,那什么是“啜茗”呢?“茗”就是“茶”,我们现在都讲“喝茶”、“饮茶”、“品茶”,却很少说“啜茶”。

  那么什么是“啜”呢?《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啜,尝也。”如果不理解什么是啜,那可以想象一下“啜泣”是一种怎样的哭法,就是那种抽抽搭搭,一边哭一边短促的吸气。

“啜饮”也是这样,是小口嘬,让茶汤和空气在嘴里打着滚来喝,这就是“啜饮”。为什么要啜饮呢?因为茶很烫。

我们知道唐代饮茶的方式不同于我们今天冲泡茶叶,而是烹茶,茶汤的温度自然很高。画中的美女显然没有等茶凉了喝,这从她们喝茶的姿势上就能看出来。

 

 

  我们来看中间这位红衣女子捧茶的姿势,她用一块手帕垫着茶盏来喝,说明茶汤很烫,但她却为我们做了错误的喝茶示范,淑女是不应该这样喝茶。当然仔细追究起来,不应该怪她,应该怪旁边的侍女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再来看看画面最右边的侍女是怎么拿盏的?

 

 

  大家看她没有用手掌捧着而是用手指托着茶盏,为什么这样呢?还不是因为很烫吗。难道古人都是这样喝茶的吗?标准拿茶碗茶盏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宋代美女的示范。 

 

砖雕仕女像 1959年山西张家庄金墓出土

 

  古人当然知道茶汤烫,所以早就发明了和茶盏茶碗配合使用的盏托,砖雕上的仕女的右手非常优雅的拿着盏托的边缘,左手轻轻抵在盏托的底部,茶盏则放在盏托之上,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宋人持盏方式。

在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里,也从提到宋人举茶是茶盏与茶托一起,在很多宋画里我们也能看到盏托和茶盏都是成组出现在画里,形影不离的,一般是双手或单手持盏托,盏在盏托之上。我们再来看《五百罗汉图》里的示范。 

 

宋《五百罗汉图》 之备茶图(局部) 日本大德寺藏

 

唐代的茶盏和茶碗也配有盏托,出土的很多文物都可以证明,所以不是没有而是《调琴啜茗图》的画中人忘了用。那是她们没拿吗?回想一下画面最左边捧着托盘的侍女,托盘里面放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很大几率应该是两个盏托。

 

左为唐 越窑花口茶碗、荷叶形茶托 宁波唐码头遗址出土

右为唐-五代 邢窑或定窑花式盏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茶盏和盏托,无论在唐朝还是宋朝,都是很常见的饮茶器,但们在形制上唐宋略有差别。那我们在博物馆如何分辨哪些茶盏有可能是唐朝还是宋朝的呢?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

 

北宋-金 牙白划花敞口茶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茶盏,往往它口沿的直径和足径相比比例较大,而唐朝的茶盏比例较小。也就是说宋朝的茶盏上宽下窄,重心容易不稳,所以宋朝茶盏的稳定性会差些,这样宋朝茶盏所配的盏托的形制就又和唐朝不同。

 

唐 越窑青瓷茶盏及盏托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宋朝的盏托流行中空,托壁比较深,这样方便茶盏下半部分能悬在盏托内部,来增加它的稳定性。而唐和五代流行的盏托中心和口沿凸出一圈,而不中空的盏托。

 

南宋定窑牙白划花回纹茶托及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茶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一夜之间的,不是唐朝覆灭了,老百姓家的茶碗就都砸了换新的,我们说的是典型意义上的形制的改变,通常来讲这种形制上的改变,也顺应了饮茶方式的转变,这就又说来话长了。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