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体验更好 微信扫码登录

宁为孺子牛,不违心中义——怀念鲁迅而作

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1:04:14 热度:485

  对于鲁迅先生的认知,我始终停留在高中课本上描写的那个在三味书屋因为上学迟到而在课桌上默默刻下“早”字的小学生,在百草园与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孩童,在绍兴乡下乘船去看社戏的少年模样。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书生气息的学者,在留学归来后决定弃医从文,投笔从戎,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他用笔杆做武器,与封建专制思想作斗争,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企图唤醒那时中国劳苦百姓麻木的内心。虽不能如士兵一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鲁迅先生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冲在中国革命的最前线。“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敢于打破旧思想,冲破旧制度的牢笼,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人。

  他的头发像修剪得十分平整的草丛,眉毛和头发一样乌黑且浓密。他的眼睛和托尔斯泰的一样犀利,能看穿一切虚伪,然后以文字的形式,对它们进行批判,揭开事情的真相。他的目光,面对敌人,像冬天般寒冷,异样冷峻;面对平民百姓,则如春天般温暖。看鲁迅先生一眼,你会被他的威严所镇住,特别是那挂在嘴唇上方的“立字须”,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的标志。比起他面部的其他部件,仿佛更加重要。它好比托尔斯泰的眼睛,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眉宇,聚集鲁迅先生的才华于一点。使鲁迅看起来更为坚定、执着,更能看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似乎对长衫情有独钟,仿佛每张照片他都身穿长衫。他,可以是一个对侵略者怒目相视的革命家,也可以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而他则集合了这两点,一个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斗争的战士。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便嗅到了新的革命事物的气息,并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们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主思想的道路,接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后,他同更多的人一起用文字战斗进行文学、思想上的革命。对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他嗤之以鼻,不惜生命危险坚决与其作斗争,在此期间与共产党人密切配合,坚定地支持共产党的工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站起来而不屈不挠,不断努力。

  他成功了,他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是敏锐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的现状,刺痛也刺醒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鲁迅先生奋斗一生,不惜生命遭遇危险,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忠于革命的党外人士的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才会获得最终彻底的胜利,中华民族也唯有团结一心,同荣辱、共进退才会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云铮、寇程恺)

关键字: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标签:
发表您的观点

还没有留言,来占领沙发吧!
Analytics

微信扫码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