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20:11:12 热度:585
上个月,罗永浩带着他的锤子手机又一次发布,无论是被粉丝夸赞还是被媒体戏谑,在此我们并不评述锤子科技的未来。只是琢磨,老罗的成功,似乎得归功于这个时代,一个“短、平、快”的时代里,似乎缺的是情怀,老罗正是用他的情怀,成功吸引了一众粉丝。而他的情怀里,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工匠精神”。
这也成为知乎上的热门回答,其中被传播的最为广泛的是关于那个熟悉的日本寿司的故事:好莱坞明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小店的老板追求的是只做一样料理,做到极致。
这就是不断被老罗的粉丝们转发的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强调的是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
当这个词汇出现在今年3月份出现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之后,它像“中国梦”一样大红大紫,火遍大江南北,甚至都成为了主流。
这样火的一个词让我们的思考也延伸到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某些新倾向。
如果说20年前的当代艺术是“观念完胜”的话,那如今纯粹的观念艺术似乎已经不再大行其道。虽然对于大多数当代艺术家而言,不会直接以“匠人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也不会向日本制作那样对制作抱着朝圣的态度,但是在相对成熟的艺术思考体系之下,更加注重手作、动手精神的创作,更加容易获得掌声。
微信时代,“匠人”这种文艺范儿的身份一不小心就能成为网红。
“从木匠铺的窗户望进去,你看见里面有个老人,身边围绕着许多学徒和各种工具。那里面井井有条,椅子的零部件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新鲜刨花的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坐在长凳上木匠弯着腰,正准备凿精美的花纹。这个铺子的生存因为马路那边的家具厂而岌岌可危。”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描述的匠人身份,老木匠令人尊敬,他的未来却让人唏嘘。
只不过,在当下的中国,匠人的身份可以不再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了。微信时代,“匠人”这种文艺范儿的身份一不小心就能成为网红。
UCCA的Dorm概念书店上个月在798开幕,书店里充满颇具设计感的原木色书架和家具,是由青年艺术家陈志远为Dorm特别定制。这位以“匠人”自居的80后,最早的身份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以团体的方式持续进行一项“行走计划”,这种艺术创作意在以一种介入社会式的行为语言来讨论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听起来颇具先锋意味,但是陈志远在后来走的路似乎在形式上完全颠覆了这种趣味。
找到一家仿古家具工厂,拜师学艺,陈志远当上了一名木匠学徒。半年的学徒生涯从50多岁的老师傅扔给他一块榆木开始,第一次,师傅教给他简单的基本动作之后去就干活了,于是,他的新职业就从这块榆木疙瘩开始:“你自己去刨吧,想怎么刨就怎么刨。”“那要刨成什么样呢?”“把这块木头刨没了为止。”
刨一块木头、帮师傅从木块里取钉子,打磨木板,学徒的日子琐碎无趣,陈志远就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拿电脑用3D软件把榫卯结构做出来,划线是学徒时最难的。“一件稍微复杂的家具有五六十个结构,意味着要划上百根线,一根线划错了,就可能导致整个家具失败。每次我划完线,师傅都会仔细地检查一遍。记得当时自己动手做一个小炕桌,师傅没管我,最后有好几处的榫眼都划反了,只能补。”陈志远说。从简单的刨木头到完成一件小家具,再到师傅实实在在教技术,学手艺和方法,传统学徒三年才能出徒,陈志远用了半年。
半年之后,陈志远在黑桥成立了自己的木工工作室,他开始自己设计制造榫卯结构的家具,接单、收徒弟、设计家具,陈志远真的成了网红,各种媒体不断采访,各地的学校请他去上课,讲木工、讲榫卯、也讲“匠心”,他还在顺义开了一所木工学校,尤其吸引了不少文艺女粉丝的加入。今年夏天,CCTV还专门给他拍了一段短片,放在新闻联播之后播放30秒,作为当下“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媒体说他勾勒出了“新时代木匠”的轮廓。
当然陈志远的心思并不止于此。一百年前,齐白石从木匠出身,转身成为艺术巨匠,这并非是传说。从艺术家出身的陈志远,转身成为木匠之后,依然想当“艺术家”,有了自己熟知的动手功夫之后,他更原因由此来继续回到艺术的创作中去,目前正在筹备自己的首个个展。
央美实验艺术学院的刘行,还是个稚气未退的90后青年艺术家。来自湖南,说起来他还和厉槟源是同乡,分别来自于相邻的两个村庄,但他所感兴趣的艺术创作方式却和厉槟源那种充满对抗感的方式大相径庭。
年轻的刘行说自己很早就掉进了“手作”的坑里,这或许与他的成长相关。家里是开皮具厂的,从小闻着皮子的味道长大,所以进入美院之后就发现“手作”的方向特别对自己的胃口。从一个200斤的胖子减到160斤的大男孩,刘行说自己很享受两个思考的时间,一是安静的做东西的时候,二是运动的时候。
关于“手作”的思考,来源于他感受到当下社会对于所谓“匠人文化”的过度消费,“匠人和匠心,这个原本的词汇都已经被用臭了,就像前几年大家都在说的你是艺术家,你全家都是艺术家,在某些时候,这已经变成了戏谑的词汇。”刘行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手作去印证真正的艺术:“提及艺术时,邱志杰、邬建安这些老师们不断跟我们强调‘感人’这个词。我想作品如果特别能够撼动人心的话,真的需要艺术家亲力亲为,而不是我们熟知的把方案设计出来把工程承包给别人的方式。”
当然亲力亲为并不意味着艺术就等于匠气,所以他买了所有能够买到的关于手作和匠人的书籍,去了解工匠和艺术真正才能如何融洽,当他读到桑内特的《匠人》开篇时,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作者的一句话:“制造就是思考”。刘行的作品也和皮具相关,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件创作也是如此。
他从全国各地的皮具厂、皮具工作室和工坊、皮艺爱好者和手艺人那里收集了不少边角料,这些边角料来自于不同地方的牛的任何部位,不同颜色他要将它们缝制还原成一头真正的牛。收集边角料、用泡沫打磨牛的实心形体、不同位置牛皮的裁切、一针一线的缝合,刘行说他很享受这样的制作过程,即使可能一个小时才能缝制20厘米的距离,他也不知道全部完成这头牛到底需要多么漫长的过程,却是自己特别享受的对于艺术创作和思考的过程。
关键字:工匠精神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