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社区 时间:2021/3/14 19:41:35 热度:1046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联接古今、跨界综合的视觉艺术大展,“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的第一部选择从“穿越敦煌”开始。展览12日在太庙艺术馆开幕。
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从视觉艺术的领域探寻文明交融的脉络,展示文明交融的成果,有助于形成创造上的古今对话。基于此,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总工会联合打造“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第一部与敦煌研究院合作,题为“穿越敦煌”。
展览以“凿空”“飞天”“司乐”“供养”四个主题篇章,串联起敦煌艺术院提供的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艺术作品、现代美术名家的经典临本以及当代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包括董希文、叶浅予、詹建俊、吴作人等现代艺术大师的意境和写生作品,孙宗慰、吴为、孙景波等艺术大师对古代肖像造型方式的解读,吕越、彭薇、张凡等当代艺术家或巧思于霓裳、或设计于金饰,江大海、喻红、陈志光等则以材料装置等方式表达对敦煌的理解。
范迪安表示,艺术家临摹之际的虔心面壁,不仅研摹了敦煌艺术的宏阔气度和精美造型,在形式风格上再现了敦煌壁画的神采真身,也透溢出在意韵上感受敦煌壁画的精彩手笔。这些贯注了艺术家情感与才华的“摹本”,具有重现经典与转换创造的双重价值。而当代艺术家则在精神内涵上与敦煌艺术、丝绸之路主题相接,在古老的母题中注入了新的时代观念与文化意涵,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的语言体现出向文明的致敬,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探索。
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至今记得,当年“文革”后,中央美院老师们带着学生来到敦煌临摹,“他们的状态只能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她说,后来看到师生们的作品才知道,进洞之后他们不只是临摹也是研究,“所以我感觉敦煌是现代艺术家的圣殿。”
记者看到,此次展陈方式也充分可见“古今对照”的“穿越”思路。在展厅,依照作品题材和主题、视觉语言的承接关系等,进行不同时期作品的交汇并置,悬挂的莫高窟藻井装置,以创造性方式重构洞窟艺术的观看情境;超长体量和特殊形态的当代艺术作品或悬挑在殿堂的高处,或巧妙环绕在立柱周边,这样创新的展陈形式有助于观众更充分理解传奇“丝路”历史。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16日。(完)
关键字:太庙,敦煌,当代艺术欢迎关注公众号
发表您的观点